专业原创精品说说!

当前位置:亿年教育网 > 励志故事 >

做好事、挣好钱的“老实人”王世全

发布时间:2014-02-24 11:06源自:未知作者:admin阅读()

放着家乡的基层干部不做,他踏着支援边疆的脚步去西藏当兵,一待就是21年;面对有机会留在北京的诱惑,他毫不犹豫守在藏区;舍弃团职干部的待遇,他拿青春赌明天,潇潇洒洒奔向商海;事业发展正盛时,他又重返西藏,只为了给自己的第二故乡一份礼物与回报。每一次选择,都是顺遂本心,随遇而安。所有源起,只因妈妈那句“一定要做老实人”的劝导。

  戴上头衔,王世全是西藏高原之宝牦牛乳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回归本真,他自始至终都是那个坚持做好人、做好事、挣好钱的“老实人”。

  老实做人 踏实做事

  1953年,王世全出生于四川省射洪县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恰逢全国范围内如火如荼的上山下乡运动。“当时记得非常清楚,毛主席说‘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到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提到这个,王世全爽朗地笑了,“那个时候叫做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包括我们习总书记,当时也是知识青年嘛。所有的,像北京、上海、天津的这些知识青年都在往云南、西藏、四川的一些农村地区去。那个时代走到边远地区,服务农村是最需要的,这跟你们现在的年轻人都想到北上广是不一样的。”

  王世全说,自己的家本来就在农村,已然是毛主席所说的“可以大有作为”的地方。所以儿时并没有“我将来要去哪儿干什么”的梦想,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自己踏踏实实做事。“我父亲去世比较早,母亲也没什么文化。她就给我说,‘一定要做老实人’。这句话到现在给我的影响就是做好人、做好事;经商的就是挣好钱,当官的就是做好官。”王世全经常教育自己的员工,一定要做好人、做好事、挣好钱,而且顺序不能颠倒。在王世全眼中,做人是第一重要的。在社会上生存,坚持底线非常重要。“政治上有个底线,经济上也有个底线,我希望我们年轻人也要有个底线。”

  18岁时,王世全便在家乡入了党,被作为农村的基层先进分子朝基层干部的方向培养。后来西藏军区到四川射洪征兵,在留在农村和当兵、支援国防建设之间,王世全选择了当兵。“西藏当兵是很辛苦的,但是为了保家卫国、支援边疆嘛,就去了西藏。当时就想,可能当兵比在农村更好。那个时候人们对军队是很尊重的,都是以当兵为荣耀,当兵回来是很光荣的。”一贯以做老实人、做老实事为准则的王世全,在西藏很容易地找到了自己的选择与归宿。“在西藏那种环境下,我就好好做人,踏踏实实做事。我喂过猪、做过饭、当过服务员,什么苦都能吃,什么事都能干。不管干什么,我都要把这个事情给认认真真做好。就这样一直待了21年。”

  21年当兵路 难忘莫过战友情

  1972年12月,19岁的王世全到西藏军区司令部入伍。刚到西藏时,王世全并没有感到明显的不适应。“当时去西藏过五道梁时,坐的卡车,有一定的高原反应,但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得了的,休息一下就过去了。”王世全觉得,只有适应环境,才能改善环境,才能很好的生存。对一个环境适应与否,是跟人的身体承受能力与心理承受能力两方面相关的。其一,身体要能适应各种环境的变化。“这个人啊,在地球上生存,一定要适应各种环境。差的环境、好的环境,你都要学会去适应它。要做到既能适应东北最冷的时候,也能适应广西最热的时候。”

  还有一个是心理承受能力。“如果你把一切苦都当成是一种很正常的情况和过程,那就没有什么不可接受的,你可以接受任何挑战。这是我们现在年轻人需要的。在北京五星级大酒店,我可以觉得不错。但是到了差的环境,我也照样能适应。不要去埋怨,不要总觉得这个环境我受不了,心理要有一个很大的承受能力。”王世全说,凡是心理承受能力低的人,肯定适应环境比较差,成功的可能性也就几乎为零。“要是身体承受能力实在低那没有办法。但是如果你身体好,有理想有抱负,却只能适应好的环境而不能适应坏的环境,那就不行。我们小平同志三起三落,对不对。但是现在我们好多年轻人一碰到困难就跳楼,这不行,你要承受的住。” 

  在西藏21年的部队生涯,给王世全最大的影响就是学习机会的获得。“因为部队是一个大课堂,当时基本上学完了毛泽东选集。马克思主义、资本论啊这些,都浏览了一遍。同时,部队教会了我如何做人、做事,处理事情、处理问题。”部队赋予王世全的另一笔财1便是给了他很好的历练机会,“在西藏条件比较艰苦,要求也比较严厉。从最艰苦的地方做起,才能达到成功的彼岸。我在部队还养成了一种组织观念:服从纪律、服从领导、服从安排;一切以大局为重。”

  在王世全离开西藏赴广西经商前,最让他留恋的莫过于深厚的战友之情。“同志朋友之间,总是互相帮助互相体贴。晚上班长会给士兵盖被子,排长要去查铺,检验人数;连长也要关心下边,检查生活。真的是比较留恋那种共产主义的生活。”或许是那个时代已经给王世全留下了太深的烙印,每每谈及过去的岁月,他总会拿现在的生活与之前作对比。“现在我们人类之间缺乏信任,另外就是心眼太多。本来是一个正常事,却要用另一种心态去揣摩。”王世全回忆,离开的时候,自是十分留恋同志之间的战友之情。但是一想到要去参与地方的经济建设,就只能舍弃朋友之情,投身到另外一条战线上去。“都是自己选择的,所以还是很适应的。我刚才也说了我们可以适应任何环境,都可以的。”


1993年,已经是团职干部的王世全辞掉在西藏的职务,决定下海经商。

  “为什么要离开部队呢?就是91年的时候,团职干部有一个到内地疗养的机会,我就带着家人孩子去福州、广州、厦门等地疗养。疗养的时候正好看到沿海的经济发展热火朝天,欣欣向荣。我看到的这种景象和我们所在的西藏部队形成了很大的反差,就萌生了想参与地方的经济建设的想法。”

  回到部队后,王世全便要求转业。西藏军区领导反复做他的思想工作,在王世全的坚持下最终批准了他的转业申请。之后,王世全转业到成都市政府驻海南办事处。然而,一个月后,王世全便感到机关工作还是没有达到自己理想中预期的目标。“和朋友交流时,也产生了一些想法。在政府机关干,不如自己干。试试水,对不对。当时流行一个说法,叫做‘潇洒走一回’、‘我拿青春赌明天’,我们就是唱着这首歌,奔向商海。”说完,王世全哈哈地笑了,“思考过后,就没要这个安排好的职务,也没要这个县团级的待遇,最后就只身下海了。”

  “那您的家人没跟您一起去吗?”

  “家人留在四川。在部队时一年半才休一次假,家属都已经习惯两地分居了。像你们年轻人可能就是两个人一定要在一起,对不对啊?”王世全喝了一口茶,笑道。

  20世纪90年代,下海已成一股潮流。“那个时候很多人放弃了公务员身份去从商,而现在的一个潮流是到政府机关当公务员。所以,时代不一样。”

  初到广西,王世全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既不懂经商,也没有人脉。一切归零,从头开始。所有问题,只能靠自己。

  “我还是那句话,做好人做好事认真去做。另外的一句话就是紧紧地依靠当地人民群众,这是毛主席教育我们的,哈哈。”王世全说,自己到了那儿就和那儿的人打成了一片。“依靠当地人们的支持,一件件事做好,那么就会在一个不熟悉的环境中创下一个熟悉的环境。不认识的人呢?通过一俩个认识的慢慢熟悉,就是靠真心。”同时,创业资金也是王世全要面临的一个问题,但处理起来相对容易。“那时就是通过朋友借钱,到最后还。那时候比较好借钱,现在比较难。”

  广西有着丰1的海洋生物资源,王世全将创业的目光投向海洋生物产业,1993年出任由清华大学、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等大专院所参股、合作的北海国发海洋生物产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公司利用环北部湾丰1的海水珍珠、海藻、甲壳素等特色优势资源,开发适应海内外市场的生物医药、生物农药、海藻液体肥等绿色环保产品,其中以海水珍珠饲养为最大特色之一,并于2002年在上海交易所挂牌上巿。在公司规模做大后,王世全选择回归,重回西藏。 

  重回西藏 “我的第二故乡”

  1998年,当时的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陈奎元、主席江村罗布动员王世全回西藏投资。“他们说想搞牦牛产业,创建西藏农牧业企业,争取上市发行股票。我就提出要‘发展牦牛产业,造福藏区人民’。当时陈书记就说,这个好,只有农牧业能带动千家万户,能给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收入。”在王世全看来,发展牦牛产业,有利于藏区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因为在青藏高原上,每家每户都有牦牛,牦牛是牧民的交通运输工具,也是他们的劳动工具。牦牛,就是高原之宝。毛、皮、肉、骨、血、奶,都是重要的经济收入来源。”

  2000年,王世全联合拉萨巿牛奶公司、西藏农牧学院等股东参股成立西藏高原之宝牦牛乳业股份有限公司。创立时总股本3557万股,至今公司总股本已达1.1亿元。而王世全回西藏发展牦牛产业的这个选择,却从不是以金钱利益为单纯的考量。 

  “我回来创办高原之宝,纯粹是一种回报。西藏,就是我的第二故乡。转业这么多年了,一直对西藏念念不忘。西藏的部队和政府也一直和我保持着比较密切的联系。”

  回到西藏,王世全感觉更亲切、更新鲜。谈及藏区,他还是忍不住和内地做对比。“内地人们没有信仰、比较浮躁,而西藏人民却有着深厚的信仰。”在王世全眼中,由于西藏的蓝天白云没有受到污染,所以是更加适合于人类生存的地方。藏族老百姓淳朴的民风更是让王世全觉得弥足珍贵。“你随便去一个牧民家,他们都是很热情的。去了一坐下,什么奶啊、酒啊,包括这个奶酪啊、奶茶啊,还有最好的酥油茶和风干牛肉,都给你端出来摆好。都是很真诚的,我们现在内地就比较少了。”王世全说,西藏人民给自己的感觉就是一有信仰二有情感。“他们就觉得你是远方来的客人,真的就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哈哈,有机会你们去体会一下。”

  在高原之宝的企业发展过程中,王世全也遇到一些困难与问题,人才的缺乏便是其中之一。在管理团队方面,王世全费了很多心。“现在我们公司有博士、博士后,都是我们一个个的去找;还有些研究生,北大清华的都有。我们目前不缺钱,也不缺资源,最缺的就是人才,尤其是中高层管理人员。”王世全认为,对于一个企业的发展而言,人才是第一位的,是企业发展的关键。“我们希望当年轻人真正学到一些东西时,可以去中西部等一些民族地区去发挥。比如可以到中国西部藏区去发展,在那个地方大有作为啊。在北上广没有这些机会和资源,我们鼓励和欢迎青年人到西部创业和发展。”


 勿忘初心 方得始终

  “发展牦牛产业、造福西蔵人民,让高原之宝走出西蔵、走向世界” 是高原之宝牦牛乳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宗旨,也是王世全的使命。王世全说,目前“发展牦牛产业、造福西蔵人民”的目标已经部分实现。“以前在西藏收奶,是5、6块钱一公斤,现在已经达到8 ̄12块,而且每天可以收到五千吨左右,光靠收奶,可给藏区人民几个亿的收入。我们是‘一手交钱,一手交奶’,这几个亿可带动藏区致1。”

  而关于“走出西藏,走向世界”的目标,高原之宝也取得了一些成绩。王世全的公司在青藏、川藏、甘藏都有大量的销售,由于在藏区销售的大部分都是较为便宜的平民化产品,所以可以很好地解决当地人民的消费,相当于承担了菜篮子工程的义务。提到高原之宝,王世全难掩自豪之情,“我们的纯牦牛奶已经在东部沿海,包括北京、天津、上海、广东、深圳、厦门等省会城市销售了,一部分高端产品也走进了一线城市的高端市场。”

  “让当地老百姓喝上卫生干净放心的奶,是我们的社会责任。”王世全说,牦牛奶的价值较其他乳制品要高一些。“牦牛生长的环境很干净,他生长在西藏的蓝天白云下,喝得是雪山的水,没有空气、草原及农药化肥的污染。没有任何的人工饲料,它就是吃进去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王世全介绍,牦牛奶的另外一个特点就是耐寒、耐缺氧,抗疲劳、抗紫外线辐射。牦牛奶含高钙和高蛋白,是目前中国乳制品比较不错的补充和选择。

  谈及中国梦,王世全的回答意味深长,“习总书记的中国梦是要民族的复兴,那么高原之宝的中国梦就是让老百姓喝上我们高原之宝的放心奶。第二,通过牦牛奶的加工制作和销售带动藏区经济的发展,带动牧民致1,是我们企业家的社会责任。”

  “很多企业家到西藏来是为了发财致1,但是王董坚持‘造福藏区人民’的宗旨,希望公司在发展壮大的同时可以真正为牧民带来收益。” 在王世全的秘书张燕宜眼中,王世全身上最可贵的一点就是他对事情的执着。“前段时间,董事长在北海的时候,不小心摔了一跤,右腿小腿骨折。恰巧我们高原之宝在若尔盖的子公司生产的婴幼儿奶粉上市,要做一个‘品味有机生态见证诚信安全’的活动,结果老爷子拄着拐就去了。产品质量是食品生产企业的生命线,王董很重视乳产品安全这一块。”

  “我相信你认真地去做好每一件事情,总会有人理解,按照因果关系总会有一个理想的结果。别去想它有多少钱,也别老想着能不能做官,你认真做了就好。”一路走来,王世全的一生似乎很是幸运。2012年任西藏自治区工商联常务理事;2000年度北海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得者;北海市“科技兴市”先进个人;北海市政协2003年度至2005年度“献力献策促发展”活动先进个人;2003年度广西百名优秀企业家、2005年度广西优秀企业家等等。他打趣地笑道,“党和政府对得起我,我的朋友对得起我,家人也对得起我。我觉得虽然经过很多曲折,但是社会对我是很不错的,上天对我也是公平的。呵呵,我一生没有太高兴的事,也没有太悲观的事。”

  王世全作为一个企业家,一直坚守着那份良知与社会责任。其实,回首王世全几十年的人生历程,伴随他成长的又何尝不是那句“一定要做个老实人”的告诫?人们常说,勿忘初心,方得始终。“做好人、做好事、挣好钱”已经成了王世全恪守一生的准则,鞭策他前行,给予他力量。“让老百姓喝上放心奶”是高原之宝的中国梦,亦是王世全的中国梦。如王世全所说,凡事只要认真做了就会有好结果,王世全的幸运便是命运给予他的“方得始终”的回报吧。

欢迎分享转载→ 做好事、挣好钱的“老实人”王世全

相关推荐

用户评论

Copyright © 2013-2021 亿年教育网www.ynjiaoyu.net 版权所有滇ICP备18010473号-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