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原创精品说说!

当前位置:亿年教育网 > 为人处世 >

学会规范、控制自身的言行

发布时间:2014-03-08 09:52源自:未知作者:admin阅读()

人们常说“人要有点精神”,这句话似乎太广泛,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按在下简单愚笨的理解,“人要有点精神”首先要有自我控制能力,要有坚强的意志和毅力,能够用社会认可的普遍的道德力量来束缚、规范、控制自身的言行。学会自控对有所追求的人来说,是获得成功、一步步实现理想目标的基础。
  
  智者告诉我们说,人的一生中会遇到许多困难,最大的困难是战胜自己。是啊,除了力所不能及的事情外(这句话似乎也有潜台词),自己能做好的事情不做或者做得不好,这就是我们自己的问题了,是自制力出了问题。那么,什么是自制力呢?简单地说,自制力是大家都在做但于情于理于法上不能做的事,他控制自己不去做;大家都不做但于情于理于法上应该做的事,他能够强迫自己去做,并且认真地做;一般人做不好的事情,他努力做好、做足、做到底。做与不做,克制与强制、坚持,超乎常人性情之外,就是成就非常之人取得成功的基本因素。
  
  1、控制情绪
  
  情绪是人的思想与行为的伴生物,事情做得顺利,情绪就好:看天天是湛蓝湛蓝的,看花花是鲜艳的,看人人是顺眼的,看什么都是那么恰如其分。假如情绪恶劣,看什么都不顺眼,鼻子不是鼻子脸不是脸,什么东西似乎都在较着劲,尽管它们和我们高兴的时候所看到的一模一样。
  
  人有七情六欲,愤怒是我们每个人都具有的一种情绪,每个人都有生气、愤怒、发火的时候,凡事都不惹你发脾气,恐怕是不可能的。问题是,脾气太暴躁、太容易愤怒、发火,是相当不好的,因为那样不仅有害自己的身心健康,也不利于人际交往。发怒很容易坏事。在冷兵器时代,人们为了攻破某个堡垒或者战胜某位勇将,常常使用激将法,设法让对方发怒。暴跳如雷的怒者,很容易丧失理智而干出蠢事。《三国演义》上的张飞、关羽、周瑜、刘备几乎都是死在一个“怒”字上。当然,现实生活中因怒而坏事的例子,也并非少见。人之所以脾气暴躁,即有生理因素,也有环境因素。生理学上讲,人体内某种微量化学物质失衡的时候,脾气就较急躁,也容易发火。反之,就较温顺,随和,不容易发脾气。人的性格、脾气受先天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比较大。一般的,如果父母的脾气不好,子女也往往有这种脾气。如果一个人经常生活在烦恼、不顺之中,经常和易发脾气的人在一起,自己也会脾气暴躁,容易发起火来。
  
  所谓制怒就是用理智克制、控制愤怒的情绪。自我暗示不要动不动就发脾气和及时转移、避过短暂强烈的气头。制怒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泄怒”,就是及时疏导,排泄怒气。在怒气还未上升到极盛的时候就找个好方法把它清除掉,比如找比较理智的有分析能力的朋友聊聊天化解一下,听听音乐分散一下等等。愤怒是人之常情,但是理智应当控制感情,尽可能的大怒化小,小怒化无。
  
  有个故事发生在美国建国之前。那时候,华盛顿还是位上校,在选举弗吉尼亚议会的某个议员问题上,华盛顿与威廉·佩恩(当时弗吉尼亚州的领导人之一)的意见相左,华盛顿没有控制住情绪,出言不逊,触犯了佩恩,佩恩一怒之下,将华盛顿一拳打倒在地。华盛顿的部下听到这个消息,群情激愤,马上将队伍开了过来,准备替他们的上校报仇。事急方显出英雄本色,急切之际最显个人素质。华盛顿先生立即加以阻止,并劝说他们返回营地,一场一触即发的不愉快事件在华盛顿的劝说下被化解了。第二天一早,华盛顿派人送给佩恩一张便条,要求他尽快赶到当地的一家小酒馆来。佩恩怀着凶多吉少可特坎忑的心情如约到来,他猜想华盛顿一定是怀恨在心,要和他进行一场决斗。然而,出乎他意料的是,他所看到的不是****而是华盛顿端过来的酒杯。华盛顿看到佩恩到来,立即起身相迎,并笑着伸过手来说道:“佩恩先生,犯错误是人之常情,纠正错误是件光荣事。我相信昨天所发生的事情是我的不对,你已经在某种程度上得到了满足。如果你认为到此可以解决的话,那么请握我的手——让我们交个朋友吧。”佩恩激动地伸过手来。从此以后,佩恩成为一个淳朴的拥护支持华盛顿的人。
  
  制怒是控制情绪的一个方面,控制情绪的另一方面是“制喜”。人们常说:乐极生悲。高兴的忘乎所以的时候最容易出问题,往往是不可弥补的问题。所以,理智的、有理想、有目标的人,既要制怒,也要制喜,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喜怒不形于色,理想大于一切,踏踏实实地朝着目标行进。
  
  控制忧虑。情绪中除了喜怒之外,对我们影响比较大的还有忧虑。对做过的事情患得患失,情感过于低沉,瞻前顾后,都会在你迈向成功的道路上设置障碍。人生的真正报酬,取决于贡献的质与量,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你听懂了什么,知道了什么,掌握了什么,你付出了什么,你就会有什么样的收获。所以,不必太在意别人的感受和意见,莫患得患失,莫瞻前顾后,莫让忧虑左右了我们的望眼,认准目标,奋勇前行。
  
  2、控制思想意识
  
  没有意识作为先导,人就不可能有具体的行为。控制思想,就要明白自己想要什么,能够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这是认识的问题。然后再弄清楚怎样拒绝不能做的事,强制自己专做该做的事,这是方法的问题。最后再掂量一下,自己做了会如何,不做又该如何,这是建立毅力的前提,是由控制思想向控制行为过渡的问题。
  
  3、控制目标
  
  目标是思想的核心,更是行动的指南,也是取得成功的重要方法。人不可能无为而治身,都要有一定目的;做事都要有计划,不能东一下西一下,无头无序。目标可以帮助我们做很多事。想成功?想取得什么样的成功?想怎样达到成功的目的?你的长期计划是什么?中期计划是什么?短期目标是什么?如何去修正你的目标?拿这一系列问题问自己,心中自会明亮许多。控制好目标是取得成功的一种重要方法。只有目标而没有毅力、意志和方法,就如同想渡河,只想到达对岸而没有船一样。
  
  控制目标,就要制订目标。目标有长期的、中期的,也要有短期的。目标是一束,并且环环相扣,短期目标为中期目标服务,中期目标为长期目标服务。或者说,中期目标是长期目标的分解,短期目标是中期目标的分解落实。中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并举,做起来就心中有数,忙而不乱了。
  
  修订目标也是重要的一步棋。目标永远是超前的考虑,你做到某一步时,一些意料不到的事情就会出现、发生。在这个时候,如果不及时地修订目标,那么目标因不能如约执行计划而处于废弃的危险境地。修订目标就是根据环境、条件、实力的变化,整理、梳理、调整自己的目标体系,使之更便于落实,便于达到理想的彼岸。
  
  4、控制时间
  
  人生活在空间和时间中,空间容纳人,时间改变人。很多人事情做不好,就是没利用好时间。控制和利用时间是人生的主要学问之一。很多世俗的人不明白自己要做哪些事,不明白在什么时候,用多长时间来做某件事。而且更难的是如何将那么多事和有限的时间充分地融合在一起,事情做好了,时间也没白白浪费。
  
  虽然客观的环境不一定能任人掌握,但人却可以自己控制时间。当我们能控制时间时,就能改变自己的一切。人们不可能把自己的时间都交给所谓的“时间管理专家”去打理,必须担当起自己的时间管理任务,为自己要做的事筹划。
  
  5、控制人际交往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是说你所接触的人对你的影响非常大,一定程度上也决定了你会吸纳什么样的知识,形成什么样的生活习惯,在头脑中构建起什么样的理念,这些会极大地影响一个人的处世态度与行事方式。可见,人际交往在人生中是何等的重要!
  
  人际交往就是与你保持一定联系和友情关系的人群。一个人不可能与他遇到的每个人都建立较为亲密的关系,你必然有所选择;同时一个人也不需要从太多的人那儿学到一定限度或者说一定范围的东西,所以,他必须有所选择。选择一定的关系群做什么?与他们沟通、交流,向他们学习,与他们共享休戚,与他们一同成长。一个人的成功往往离不开机遇,这是人所共知的事实,那么,你所接触的人群就是给你提供机遇概率最高的人群,相互之间了解了,在做事上也靠近了,于是便有了合作的意向,托付的意向。他人的这些意向在你身上付诸实施,就等于机遇降临到了你的头上。
  
  人际交往中一定要掌握合理的沟通方式。很多人在与人打交道时由于对某些细节不太注意,而失去了很多发展机会,不会倾听就是其一。行为学专家告诉我们,人在讲话的时候,是学不到任何东西的,而聆听、观察和分析信息常常让我们获得许多价值,并彼此增进了解。
  
  很多人擅长侃侃而谈,并以此为荣。的确,在很多时候,这些人奔放的思想、精彩的言辞烘托了交际氛围,使大家能交融在一起,彼此很高兴、友善地交流沟通。交际中如果没有这些人常常会出现冷场和尴尬。但是,对这些能说会道的人来说,如此的举止或许能使你赢来朋友,却得不到对你有用的信息。这样的交际方式只会使你付出,却无法收获什么。
  
  为什么那么多的专家学者几乎都是性格内向的人?为什么人们倾向于认为性格内向的人更适宜成就大业?或许这里有很多可供解释的理由,比方说性格内向的人,行为方式是收敛式的,能静下心来思考等等。但有一点不争的看法就是,性格内向的人在与人交往时,往往都是在做听众,而非演讲者。
  
  倾听使善听者有机会获悉别人的观点,体会到对方的过人之处,并把这一切吸纳到自己的知识与智慧系统中来,从而提高自己。
  
  关于听,只要是在认真地听,我们还可以控制听,适当的时间、地点引入某个话题,深入探讨这个话题,既可以深入全面地了解这个话题,也可以进一步了解这些谈话的人。
  
  在人际交往中,我们不能回避的问题是家庭和家庭成员对我们的深入骨髓的影响。家庭是我们的第一生长环境,而这个环境却不是我们自己能够选择的;父母是我们的第一任也是终身的老师,同样,这样的终身老师也不是我们能够自主选择的。好的家庭环境和称职的第一任老师让我们知书识礼,优雅大方,讲究卫生;不良家庭环境和失职的第一任老师让我们粗鲁愚笨,争强斗狠,蔑视秩序。一般出身读书之家者都有比较好的自控能力,而出身不良家庭者如果成人后不迅速克服青少年时期的毛病,那么,将很难获得社会资源的支持。所以,对某人来讲,学会自控是人生的第一必修课。了解自己的家庭,认识自己的家庭,克服家庭明显存在的问题,掌握学习方法,是摆脱不良家庭环境影响的唯一方法。

欢迎分享转载→ 学会规范、控制自身的言行

用户评论

精品推荐

Copyright © 2013-2021 亿年教育网www.ynjiaoyu.net 版权所有 滇ICP备18010473号-11